中文|EN

公司新闻

当前页面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 > 听损者快速做好听力康...

听损者快速做好听力康复训练的四大狠招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8.11.17 点击量:

出来工作后,沟通变得越来越多,我佩戴的助听器越来越吃力了,开会的时候听不清领导说什么,在吵闹环境下没法和同事说话。

 

我渐渐被逼入困境,因此我决定做人工耳蜗。

 

有人认为做了人工耳蜗就万事大吉了,却忘记了康复训练,也有人坚持康复训练却没有选对方法。

 

这些都会让你在康复这条路上花的时间成倍增长,

 

想不想快速做好康复训练?

 

第一招

 

人工耳蜗带来的声音和你之前听到的声音不一样,这意味着你需要重新学习听声音,难度等同于让一个右撇子变成左撇子,难不难?难!

 

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康复训练上,一万小时定律在你身上或许还不管用,你要把时间前置,现在就开始康复训练,不能再等了。

 

但我没有在开机第一天就投入康复训练,因为刚开机人工耳蜗的电流声音还没熟悉,大脑觉得吵闹的很,得先让大脑熟悉下耳蜗的声音,多听环境音及锅碗瓢盆的碰撞声。

 

开机一周后,开始做康复训练。

 

但刚开始你可能无法听懂人工耳蜗的声音。

 

这个时候你只能分辨一些环境声音,听见了说话音,大脑感受到的却是嗡嗡的声音,没办法把它和你的词汇库对应,这是因为还没有熟悉人工耳蜗带来的新声音。每次感受到声音但听不懂,你或许会开始怀疑人工耳蜗的能力。

 

不要急,刚刚开始可以让父母挡住嘴型单独念词语,自己来复述的办法,单词不能太复杂,最好是同音词,比如爸爸、妈妈、奶奶,和同音不同韵母的词语,比如毛发、密码、Maofa”、“Mima”,这种就是同音不同韵母,也可以是乌鸦、乌梅、“Wuya”“Wumei”。

 

这样能够快速拓展词汇库,因为都是同音,只是韵母改变了,理解起来更容易。

 

刚刚开始很难,如果你把爸爸听成了娃娃,奶奶完全听不懂,这很正常,大多数人和你一样,这时让你的培训者重复这一个单词,不断重复,直到自己听懂。

 

给你的培训者倒一杯水,或发一个红包,有助于缓解他的焦虑。

 

没有人第一次下水就学会了游泳,听声音也是一样,没有人第一次用人工耳蜗听声,就听懂,要做的是放低心理预期,多分辨单词的声音,这个阶段不要太着急,也不要太快下定义。

 

人工耳蜗要陪你的路还有很长。

 

合理舒缓心理预期,重视康复训练

 

给一点时间适应人工耳蜗带来的新声音

 

康复训练要不看口型,该阶段训练以同音和同音不同韵母的词作为训练内容

 

第二招

 

当你终于能够听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词汇了的时候。接下来的阶段开始以短句子为主。刚开始,要听懂一句话真的很难,一句话很快,留给你思考的时间并不多,有时听见了但是却反应不过来。

 

词汇库的大小,决定了你听懂的可能性。

 

很多时候我们听别人说话,其实听清了,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,比如别人说“去玩魔兽”,你可能听清了“moshou”,但你就是不懂什么意思,这是因为你不知道“魔兽”是一个游戏,你也没有接触过它,所以才会反应不过来。

 

有一回做短句训练,训练素材取的是马来西亚航空370航班事件,简称马航370。马航本身是一种缩写,我把马航听成了蚂蝗,因为我的脑海中没有储存这个词,所以我才会听错。这个时候就需要不断的重复去听,直到你听懂了这个词。可以准备一个生词本把前一天没有听懂的词记录下来,第二天复训一遍。

 

词汇库不仅仅是词汇库,更是你生活阅历的体现。

 

要在专注力上面下功夫。

 

训练的时候干扰我们的东西很多,手机来消息了你打开看看,电视在播放喜欢的节目你瞄一眼,有点口渴去拿点水。

 

重复听同一个词是很容易让人走神和疲劳的。如果不保持专注的精神,你可能前面几个词听懂了,但中间没听清,这时候你去想那几个词是什么词时,你就会忘了听下面几个词,然后整句话都没有听懂。

 

不只是康复训练,日常与人交流,保持专注,都是必要的。

 

不断的重复,直到你听懂

 

丰富自己的词汇库,记下今天没听懂的生词,明天复训

 

听的时候要专注,联想每一个词语的意义,开脑洞有时是不错的办法

 

第三招

 

你开始听懂了越来越多的短句,和人面对面交流变得更好,也听见了很多以前听不见的声音,比如蝉的鸣叫,但你仍然不敢接听手机,比起害怕自己听不清,更怕的是将电话举起来放在耳旁这个动作。

 

你要开始接听电话的训练了。

 

在每天的训练中加入针对电话声音,也就是电子声音的训练。利用手机上的喜马拉雅APP来帮助你训练。听什么音频好呢?好难选,那先来段郭德纲相声吧,结果只听清了一个词“大家好”

 

挑选合适自己的音频是让你事半功倍的好法子。

 

第一次训练,选了一个脱口秀栏目作为训练素材,结果脱口秀主持人说话速度很快,背景又嘈杂,再加上还是两个主持人,三分钟后你实在提不起精神,想去午睡了。

 

在喜马拉雅APP上挑选合适的音频时,首先要挑选说普通话的,并让你觉得听起来舒服的音频,什么是听起来舒服呢?就是主持人讲话,你心里面觉得听她说话很容易听清,也很标准,也没有背景音,这就是段适合你的好音频了。

 

多挑新闻类的,少挑脱口秀。这是因为新闻类,往往标题会简略概括整个音频内容,这样你就有了关键词,会更方便你去理解,而脱口秀主持人思维很活跃,想到哪里说到哪里,还往往是两个人,这就增加了听懂的困难。

 

如果对于喜马拉雅APP上的音频感到听起来实在太困难,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听新闻联播,各大平台的视频APP里面都有昨天新闻联播的重播。

 

训练要慢慢递进,先易后难,听不懂的训练素材不要死磕。

 

要训练多久才能自由接打电话啊,有没有捷径快点告诉我。

 

面对面的人声和隔着屏幕经过处理的电子声,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,面对电子音,和之前的人声训练一样你需要大量的输入。

 

不管你在家里干什么,都要播放音频,让耳朵听见声音,听见了声音大脑就会有反应,这是快速让大脑熟悉声音的好方法,即大量的输入,先不管能不能听清,只管大量的输入,只有大量的声音输入才会有输出,即听懂声音。听力训练的核心就是大量的声音输入,要多大量才叫大量,每天两个小时够不够?

 

完全不够,刚开始,我每天差不多5-6小时的训练时间,早上起床我就开始听APP,中午也听APP,晚上和家人一起语训,当大脑不断的听见声音后,它就会理解,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

 

无论是想听清电子音还是现实中人与人间的交流,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声音输入,大脑习惯并理解后才能听清,要做的就是练。

 

训练的过程常常是痛苦的,可以说是磨练,但你能够获得的不只是听力,还有为之而努力的精神力。

 

利用音频APP来作为电子声音训练素材

 

挑选适合自己的音频,如新闻类。

 

加大训练量,同时也要保持专注,听音频是很容易走神的。

 

第四招

 

康复训练的核心就是练,并不是说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帮我或听音频APP才叫做训练,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康复训练,比如开会,选好一个适合你的位置(避免头影效应),不去看说话者的口型,看看自己能听清多少,外出吃饭排队,注意听排在你后面的人说话声,和朋友喝茶,试试多人交流能不能应对自如,与同事面对面交流稍微站的远一点,这样是否可以听懂。要把生活中每一次听见声音都当作训练,每一次没听懂声音,都当作是一次丰富生词本的机会。

 

用心生活就是康复最好的素材。

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