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|EN

新闻动态

当前页面:首页 > 新闻动态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10

    一路追寻,感谢力声特耳蜗让我再次倾听这个美妙的世界

    我来自辽宁,今年35岁!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,希望大家和我一样能重新听见声音,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! 我的耳朵听不见已有二十余年,曾经戴助听器十几年,戴助听器只是听得到声音但是听不清楚声音内容,也不能和别人正常沟通,有时看别人口型才能分辨出一点。长期听不好,我的发音也改变了,家里亲戚都听不清楚我说什么,时间久了就不跟我说话了,我们互相都觉得沟通很费劲。有事时就跟我发文字微信,或者用笔写在本子上。 生活就这样一直过着,慢慢的我变得不爱说话,甚至是不会说话,不敢说话,也害怕说错话,只有必要的时候才用笔写出来。在我的生活中,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摇头、点头、微笑...... 每次与别人沟通不顺畅的时候都感到迷茫,可我心中一直有希望,对生活的希望,对听到声音的向往! 要说起对人工耳蜗的初次了解,那还是十年前小妹带我去医院检查,医生针对我的情况给出的建议——就是得做人工耳蜗才能够改善。但是,人工耳蜗太昂贵了,我这样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,所以只能选择放弃。医生建议买个助听器,这样有个声音刺激,对于残留听力还可以维持一下。说实在的,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,有声但听不懂!...

    了解详情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04

    了解详情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02

    刘宏建:医者仁心,大爱无疆

    “根据你提供的资料和听力情况看,建议先进行中耳炎手术,待中耳炎手术后半年或再长些时间行耳蜗手术”,刘宏建对着手机,用微信语音回复了当天排在最后的一位咨询者,然后在微信中又发出了一条信息:“大家都不用太担心,勤洗手、少出门、出门戴好口罩,疫情很快就会控制住,到时候大家就能到医院检查去了!”这是他在疫情期间回复最多的一句话。 刘宏建,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,教授,擅长各种中耳炎、神经性耳聋、耳鸣、小耳畸形、面瘫和眩晕的手术及药物治疗,精通助听器验配和人工耳蜗手术,找他看诊和手术的听力障碍患者已数不胜数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医院暂停接诊和手术,许多需要治疗的患者挂不了号,备受病痛困扰。有些听障患者如果不及时检查治疗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,还有些年幼的孩子,不及时给与治疗建议,很可能影响后续听力和语言发育…… 疫情爆发后,和刘宏建一样许许多多的耳鼻喉科医生,因为医院停诊陷入无法正常给患者看诊的焦虑中。也是在这个特殊时期,他们陆续收到并加入了“战疫情·线上听力义诊活动”,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:共同为听障患者解决疫情期间看病难的问题。 “战疫情·...

    了解详情